人生是个含泪的微笑。
苏东坡一生坎坷艰辛。他有诗言“我生如飞蓬”,正暗示了他此生漂泊的命运,英雄本色使他无法与他人一般明哲保身,他生性急躁,遇到不顺心之事,便觉“如蝇在食,吐之方快。”这样的直率、洒脱如皓月的光辉洒落。
因“乌台诗案”,苏东坡被贬谪至黄州。这是他人生的最低谷却是他文学成就的最高峰。也许正如泰戈尔所说:“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在雨天没有雨具时,他吟诵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如此乐观豁达的胸襟令人赞叹。在《定风波》的最后他写道:“回首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说明人生在复杂的经历后会有一种淡淡的回忆,就像宋代的水墨画,褪色本就是感官的重新反省。他由急躁慢慢变得稳重、平和。皓月的光真实地照亮了他。他身上有光,光而不耀,与光同尘。
被贬黄州的第三年,他夜归临皋,写下了“夜阑风静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在静美的月夜中,他要趁此驾一叶扁舟,随波流逝,任意东西。将有限的自己融入无限的大自然中。元好问评价东坡词为:文如其人,个性鲜明。他历经宦海浮沉,如今感受到一种精神的解脱,盈盈的皓月散下清辉,它只有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愁,世事千帆过,苏东坡如皓月般明亮、皎洁。
后来,他又被流放到岭南。他有词云:“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表明他随缘自适的旷达与乐观,也体现出一代文豪对待逆境的人生态度及自我坚持的处事哲学。我明白:面对挫折,也不应失意。
苏东坡的精神被如同皓月千古照人间,许多人都或多或少被他的自我坚持的态度所影响。就如同社会上的卖糖画、手工制作油纸伞、旗袍的人们,或许这些早已不是当今社会的大流,或许经营遇到了种种困难,他们从没有畏缩放弃,而是始终坚持着把传统手艺传承下去,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他们面对困境也从不放弃,始终坚守,与遥远的“东坡精神”相呼应、可见,东坡精神的光已洒在人们的内心深处。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里说:“真正的苏东坡只是一个心灵。”是啊,他多像一个丰沛的灵魂,在生命的漫漫长途中跌宕起伏,在清冷的山风夜色中深思冥想。流浪的赤子之心如皓月把亮光洒在这片广博的土地上。
月光风,不萦于怀。
心念不摇,安之若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