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
美文摘抄经典美文情感美文伤感美文爱情美文原创美文
文章荟萃
爱情文章亲情文章友情文章心情文章励志文章百家杂谈
散文精选
散文随笔优美散文抒情散文经典散文爱情滋味感悟生活
心情日记
随笔幸福快乐感伤难过无聊思念寂寞随感
诗歌大全
现代诗歌古词风韵爱情诗歌伤感诗歌赞美诗歌谈诗论道
短篇小说
爱情小说青春校园都市言情故事新编微型小说现代小说
故事大全
情感故事感人故事童话故事爱情故事哲理故事鬼故事
好词好句
经典句子爱情句子伤感句子哲理句子搞笑句子唯美句子英文句子个性签名
作文大全
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优秀作文

为了大哥和二哥

发表时间:2021-10-04  热度:

罗宁根据已故的大哥给他百余封信件和数10万字的日记,有真情写下了一部《大哥—罗铁宁评传》,著名剧作家陈彦作序这样写到:“罗铁宁走了,无论作为一个作家的罗铁宁,还是一个生命的罗铁宁,他都给了人们太多的启示,他的奋斗史,告诉每一个活着的人们,只有信念在,无论处在怎样的生存境地,都会活出心灵的质量,活出生活的厚度和硬度。”这样恰如其分的评论是对罗铁宁复杂、暂短、悲剧人生历程的中肯结论、也是对在承载着社会责任和家庭重担罗宁拼搏经历的真实写照,代表了众多底层劳动者同命运抗争,表现出的风采和样式。

在大凡从农村出来的要成就一番事业,一是要有机遇,二是要自己的不懈的努力,三是要有克服和战胜各种以外的影响.尤其是战胜自我的勇气和毅力,罗宁说,他之所以能成就一番事业,再苦也不觉苦,再难的困难也能克服,拼搏的意志始终不减弱的根本动力源,在于他有一个不寻常的家.有一个理解并始终在自己身后默默支撑自己事业的贤惠妻子,有他依靠、牵挂,而且可以忘乎所以地为他们付出的大哥和二哥。

罗宁的大哥罗铁宁出生在上个世纪40年代,新旧社会交替的那代人,骨子里面就有一种报效国家,实现自我价值的基因,1963年,17岁的罗铁宁在上中学时期,就在和祖母同睡一个土炕的煤油灯下创作了秦腔剧本《嫁妆镰刀》,并且一炮打红,被评为陕西省建国15周年来优秀剧本之一,报送文化部参加全国15周年优秀剧本评选,当时的电视并不普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续向全国乃至世界播放,至今那个时代的人提起《镰刀嫁妆》还记忆犹新,就是这样一个从小就在农村生活苦涩中成长,并在少年成名的剧作家,在他以后为事业追求的40年光阴中,给人们奉献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

可作家一直受生活和感情上的困扰,最终没有走出作家应该向往和追求的胸怀、境界,留下了一串串使人牵肠挂肚的遗憾和无法回避但必须面对,又无法解释,找不到答案的困惑,以悲壮的失败人生轨迹,走完了本来就不属于自己的人生里程。而就是这样一个复杂而又崇高无尚的大哥,一直注视并把握着罗宁人生成长的航标,为罗宁提供了克难制胜,磨炼自我,直至离开人世后,还留下了展示才华,成就事业的平台。有人说,不是罗宁有多大的能耐,而是有这样一个精神境界高尚的大哥,逼着他一步一步前行,成就了罗宁敢干大事,能干成大事,不被困难所屈服的人生方程式。

正如罗宁在“大哥与我”开头一段中写的,一个人在他一生的成长中,常常有对他影响最大的人,这个人可能是他的老师,可能是他的父亲,也可能是一位朋友,还可能是他的兄长。我即是后者。同时,命运也注定了罗宁为大哥能付出、必须付出自己的一切。

1987年,不管从政治环境、还是生活积累可以说罗铁宁的创作已经到了高峰期,作家经过艰苦的努力,创作的新编历史剧《秋鸿传昭》在宝鸡搬上舞台后,由于众多的因素,致使这部在当时很能反映和折射时代特征的历史剧,在当地产生出两种不同的反响,此时需要有一个高水平、或者是上级领导看戏并做指导,而此时正逢元旦,罗铁宁心急如焚,该从何处入手啊?

刚调入《文化艺术报》的弟弟罗宁出现了,他知道他的大哥为《秋鸿传昭》的构思创作付出了多么大的心血!他和其他编辑利用假期冒着严寒赶往宝鸡观看《秋鸿传诏》,引起了剧团领导的高度重视,随后,罗宁又两次邀请秦腔剧的知名人士、评论家去宝鸡,为《秋》剧制造必要的社会影响,最终使《秋》剧参加了中国艺术节西部荟萃演出,受到了观众的肯定。

罗宁在《罗铁宁评说》一书中,关于《秋》剧一段的描写说,关于戏剧《秋鸿传诏》大哥先后给我写过15封信,在大哥精神的鼓舞下,我也为此剧的成功做了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我曾带着剧本几次到省戏曲研究院请院长指点,夜里用自行车带着大哥去省公里医院看望住院的省剧协副主席……

还有罗铁宁编著的折子戏《杀嫂》,在罗宁的努力下,该剧演出不到半年时间,从山城宝鸡到西安、继而又走出陕西到山西,获得中国戏曲金三角多项桂冠。

罗铁宁一人工资,要负担岳父岳母两位老人,还要管教三个孩子,罗宁看在眼里,1992年,他和妻子商量后决定将他初中毕业后未考入高中的二女儿罗湘毅带到西安一起生活两年多,待到孩子在一家公司打工得到锻炼,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大大提高后,才回到了宝鸡,后来成为罗铁宁离不开的好女儿。

罗铁宁在他2003年1月30日的日记中这样评说他的好弟弟:罗宁冒着大雪从西安来宝鸡中心医院病房探视,我和他交谈了医生提出去西安手术治疗的事情,罗宁非常赞同,认为要不惜代价使手术成功而恢复健康,他留下了300元钱,叫女儿湘萍给我买了一台小收音机,以便在病床上收听外面的世界。

和西安罗宁弟联系,预定4月份手术,我将筹款8万元,其它由罗宁负责操作,事到此境,我感到轻松,终于有了希望。

这些发出内心,能代表罗铁宁生命继续延续的感人语言,通过罗宁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看以看出,二哥之所以能同疾病顽强抗争,希望和寄托来至于弟弟的经济帮助,更重要的是精神上支持。

陈彦在给《罗铁宁评说》序里写到,罗宁能将他这样一个,用自己精神力量支撑战胜病魔的大哥,用远近交叉的镜头和黑白相间的画面,极其冷静地推到人们的面前,让人在热泪涌流中,感知到了人世间,像罗铁宁这样千千万万个大哥的亲和、柔软和宽厚,在冷汗淋漓后,洞见到了大哥的忍耐、不屈的力量……

罗宁的二哥罗福宁是一个朴实无华,兢兢业业的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土地为生。在如今经济飞速发展时代,不具备基本的经济头脑,种庄稼,能勉强维持生活就算不错了,而罗福宁还要供养3个孩子上学,所以,经济的重担无疑又落在了罗宁肩上,大儿子勉强上完了初中,因经济的压力,不得不辍学帮父亲种地。罗宁不想让经济问题阻碍下一代,使罗家后人没有知识、没有文化的传承下去,于是毅然将二哥正在上初中女儿的户口落在了自己的户口本上,接到自己的身边,一是减轻二哥的经济压力,二是让孩子能在城里接受良好的教育,将来成为家庭、成为社会上的有用之才。

直至后来的找工作、结婚生孩子,成家立业都有罗宁夫妇操办,全全安排,二哥的小儿子中学毕业后,中考成绩不很理想,按照二哥的想法,就此结束学业,当一个地地道道的庄稼人,罗宁坚决反对,说服大哥,就初中学的那点知识,当农民都不称职,所以,他又四处奔波,为其在西安找学校,接受系统的技能专业知识学习……

在家庭问题上,妻子有时难免发几句的牢骚,说姊妹好几个,为什么都叫咱来承担?

罗宁理解妻子的心情,理解妻子给这个家庭所付出的一切,曾经有一次,经常来家的一个同事,从电视上看到一个民工一样的青年,昏倒在西安街头,很像她在同事家见过罗宁在城里打工的侄子,随后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罗宁的妻子,当时,罗宁还不在家,侄子也没有手机,也是夜里下班时间,同单位也联系不上,在万分着急中,他按照同事提供的地址,连夜赶到现场,结果一个人也没有,问过路的人,谁都不知道,妻子心急如焚,急忙赶回家和电视台联系,经过反复的核实,再三证实此人不是自己的亲人,而且昏迷的家人已经把当事人送往医院时,这时,罗宁妻子才松了口气。

罗宁说,遇到类事这样大大小小的事情,妻子都是一马当先,维护了我这个复杂家庭的完整性和凝聚力。罗宁发出的肺腑之言,我的妻子是伟大的,如果没有她的鼎力相助,他也不会有今天,有自己的事业。所以,每遇到妻子一时心里不痛快时,他就耐心地解释说:“一个人在承担不同的社会责任和家庭义务上,有的人是有那种能力,没有那种境界,有的人是有境界而没有能力,你有这方面的能力还有境界,这是人生价值的拓展。咱现在的家庭情况都比他们强,有这方面的能力,为什么不去尽咱的一份责任呢?再说二哥的闺女是咱们要求接来的,咱既然把她接到城里来,就要按照城里人的人生轨迹规划设计她的人生,这不仅是对孩子负责,对社会负责,也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如果不接到城里,在农村她又是一种生活方式,也许她会生活的更加充实、富有。”

是啊!人所处的环境不同,决定了他的生存方式和价值取向,一个人从出生时的瘦弱长成强健;从无知变成学识渊博;小时侯品行恶劣,后来从懒惰、暴躁、骄傲、自私、嫉妒的性格中解脱出来,变得勤勉、温和、谦虚、慈悲、善良,心地高尚;从贪玩的孩子变成志向远大、有所作为的人……这些都是他在良好环境中熏陶的结果啊!这一切能用金钱衡量吗?不,它们应该用人生价值的尺度来衡量。罗宁说:人存在的价值就是对社会、对周围的人产生积极作用,认为你的存在对他有用,你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人和人的交往,实际上是一种相互包容和促进的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利共赢,如此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必能成就一番事业。

诚哉斯信。事实上,罗宁本身就是在大哥那榜样力量的促进下,在相对寒微的环境中奋然攀行,披荆斩棘,才终于开创了崭新的人生之路,收获了沉甸甸的事业果实。如此看来,贫寒的际遇还须高尚的导引和不懈的抗争,才是成就人生价值的土壤和条件,这一点,在罗宁复杂而又辉煌曲折的人生成长的征程上得到了践行。

短文学微信号:duanwenxuewang,鼠标移到这里,一键关注。
美文.分享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第三方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