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时候北方九月份的天气要比现在的同期凉许多,赶上阴天下雨,学校教室里阴暗潮湿,我们穿的又都是解放牌黄胶鞋,身上虽说不冷,可脚下还是容易受凉的。记得刚上学没几天的一次放学,也许是天冷着凉了,肚子开始咕噜咕噜作响,赶紧跑到厕所里。
当时穿的背带裤,扣子怎么也解不开,褪又褪不下来,没办法又往家紧走,夹着腚沟子一溜颠跑,最后还是没绷住泄了,又恼又委屈,哭咧咧回到了家,还好父母也没责怪我,只是嘲笑我傻蛋一个,记得还是父亲给我清洗的,提起父亲自然也会生出许多感慨的,简明的说:父亲对工作敬业精神,对家庭的奉献精神,以及做人的严谨态度,都是我无可比拟的。
而且父亲名声很好,大家公认的好人,小时候去伙伴家玩,时常听到长辈们对父亲的夸赞:说父亲是个好人,甚至于对我也有一种特别偏爱,殊不知好人有时候承受的压力和痛苦可能更多一些,父亲一生应该说劳心劳力又劳骨,在父亲的八个兄弟姐妹中最早去世的,距今已经二十三年有余了,不说伤感的话了,父亲对我的教育很传统:”做人要忠厚老实,吃亏是福,食不言寝不语“,诸如此类等等。
那时候我们家吃饭的时候一般都是母亲叨叨家常,说说过去的事情,唠唠现在的事、母亲则比较健谈,父亲却一般很少说话,也不发表什么意见,沉默的时候多,我愿意听母亲说话,有种热烈的气氛,显得一家人不沉闷,母亲性格相对就外向开朗些,虽然脾气有些不好,不过却很讲理,凡事有点太求真,有时候也会生出些误会的。
晚上临睡觉的时候,母亲会一边给我和弟弟们内衣捉虱子,一边讲故事,其中一个故事情节到现在还记忆犹新:“说一对母子俩坐火车回家,车上人也很拥挤,一个小偷正在偷别人东西的时候,被这个小孩看见了,童言无忌吗,小孩就大声嚷道:小偷偷东西了,结果小偷就没偷成,狠呆呆怒视着小孩,结果遭到了小偷报复,结局就是母子俩晚上回家被小偷跟上了,残忍的挖走了小孩的一只眼睛。
听了之后我还是挺恐惧的,母亲也不止一次的给我们讲这个故事,她的用意就是告诉我们男孩子口风要严:"少说闲话,跟个娘们似的絮絮叨叨的",还有一个更深层的意思:“就是不要管闲事,学会保护自己”。母亲的说教虽说有些自私,不过确实于我还是有影响的,从那以后不知道怎地,我真的就很少说闲话,也不叨叨的那么墨迹了。
以至于后来让我叙述一件事情也是干着急也说不清楚,直到现在也这样,无论是家里人还是同事都有同感:让我描述一件事情听得他们都很累,也总是让人家听得不清不楚的,呵呵,就那么笨嘴拙舌的,尽管母亲讲的故事有消极狭隘的一面,也有悖于当时社会倡导的主流意识,那时候社会上提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的英雄主义,草原英雄小姐妹,黄继光,刘胡兰,曾一度都是我们心目中偶像。
记得在学校劳动的时候,哪怕搬几块砖头,也会喊着口号:“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胜利”。处处洋溢着浓郁的革命色彩,那种热火朝天的场面让人沸腾,多年以后再回忆起这段往事的时候,也不由得心生感慨:母亲的爱虽说有些自私,但在我心里是最真切的,如果说父爱如山,母爱则是天底下最无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