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您这样做不是既费纸又费时间吗?”
“只有长久的积累,只有一次又一次地修改和尝试,才能为创作加速。”
莫泊桑与福楼拜是师生关系,二人亦师亦友,关系融洽,一日,莫泊桑来到福楼拜的书房,看见他的书桌上摞着一打稿纸,细看,却发现那都是些只写了一行却空了九行的纸,莫泊桑疑惑地问福楼拜:“老师,您这样未免太费稿纸了吧,而且还会消耗大量的创作时间…”福楼拜笑道:“创新是一次尝试,创作是一个过程,如果没有一次又一次的修改和尝试,怎么写得出好文章呢?”莫泊桑恍然大悟,奔回了他的写作室。
在后面的五年里,莫泊桑每天都写文章寄给福楼拜,福楼拜每次也原封不动地寄回去,这是一次又一次尝试和改进的过程,谁能在烈阳的炙烤下种出自己的一片绿荫,谁又能在无边的黑暗中摸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创作之路?莫泊桑做到了,他五年如一日,创作出了《羊脂球》,此后一举成名,成为当时最高产的作家。
他是短篇小说之王,也是我心心念念的偶像。
小学时,写作对我来说是一件格式性但又易见成效的事情,我的作文常因字数和一两句从书中看到的好句而出彩,我自认为自己也能追随上莫泊桑的脚步,创作仅是一件轻松且愉悦的事情,但是事实证明,创作从来不是一气呵成的,准确来讲,好的文章是很难行云流水而成的。
上初中后,我看到了一篇又一篇佳作,我所面对的,是比山外之山更加渺远的如聚峰峦。我处在了写作的瓶颈,长期以来的自信心被打击的全无,我像一只失了翅膀的雄鹰,满怀壮志却无处发泄。每逢深夜,我便拿起莫泊桑的小说反复的看,不断的思索,一个文学上的盲人,究竟要怎样去摸索出一条创作的光明之路,要怎样去安心平稳的走过一个又一个站点。我浸在书的墨香味中,沉沉睡去。
清晨,第一声鸟啼拉起了微曦的眼眸,清风如沐,拉开了我的眼帘,我爬起身来,向窗外看去,这是我不曾在书中读过的城市,这是一座正在沉睡的城市,静穆,庄严,但又那么宁静,美好,我突然联想到“夕阳无限好”但这并不适合用在此景之中,在片刻沉思之后,我拿起笔,记录下了此刻的感受,“朝阳千古在,佳情亘古恒。”
我满意的看着这句简短的诗,突然想到,创作原来不是积累,还更多的是要融会贯通,我所背的语句终究是他们的世界的,我有我自己的一番天地,我有我自己的路可走,我和莫泊桑可能看到的是同一片天空,同一抹绛色,但那又如何,他有他的一片天,我有我的一盏灯,我们的创作之路可能或有交叉,但,未知的长路,只有我自己一个人能去探寻,暗暗加速,为了创作而加速。
当日倚西窗,月盈满城,我所看到的天地,大概又会是一番景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