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里埋着故事,屋檐下载着回忆!
一座建于60年代的土胚房,那时候没有任何机械助力,房子的一砖一瓦全部靠着人力来推动,这座房子始于第一代人的婚姻,但却承载了一个家庭,三代人的记忆,这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已被深深的烙印在这座房的每一个角落。
土胚房是爷爷奶奶这代人建立起来的,在60年代还不能够解决温饱的情况下想盖这样一座土胚房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更何况家里根本没有什么收入,大部分年轻人没能力盖房子,就只能跟父母同住一屋檐下,或者借住在自己的兄长家中,那时候的农村,家中普遍儿女众多,年长的一旦到了结婚年龄就会被父母要求离开家中,也是为年幼的孩子留下将来结婚生活的地方,年长的不但要出去自立门户、成家立业,还要牢挂年幼的孩子,长子如父,不但要自立自强还要照顾整个家庭。
爷爷作为长子,家庭及自身所以的担子都压在了他一人身上,他向别人借了五块钱,召集了同村一帮人开始盖房,那时候大部分的劳力都是靠着别人的帮忙,不需要出钱,大伙之间你帮我我帮你,房子所需的材料都是用集体的,大伙帮忙搭土砖,搬石头打地基,晚上砍树,因为是穷人,所以没人吱声。
不久房子建起来了,一共四间瓦房,房子坐北朝南,房子整齐排列,两扇红色的木门尤为显眼,用木块拼凑出来的栅栏门被两边厚重而又高大的土墙围着,进门便是瓦房的一面侧墙,房顶由老式青瓦盖顶,房檐像外延伸了1米长,行成一个宽阔的走廊,走廊高出地面约四十公分,院落被铺上了碎砖块,整齐有序。
碎砖块是爷爷捡来的,然后用手推车一车一车拉回来,院落的南边还留了一块花草地,用来种花蔬菜,房子的最西边是厨房,接着是奶奶的房子,爷爷的房子,最后一间被当成了杂物间,用来放吃的还有一些生活用具,再往后走便是农村房屋特有的后院,后院与前院用一堵土墙隔开,在土墙上开个小门,这个小门上面拱形,下面是长方形,很符合60年代的建筑特征,后院南边是茅厕,北边则盖了一间柴房,那时候烧火做饭大部分都还使用柴火,柴房后面则盖了猪圈,用来养一些牲口,听爷爷奶奶说这在当时都被人羡慕。
爷爷奶奶一共五个子女,育有一儿三女,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他们将四女儿送给了同村的一户富有人家,也算是用心良苦,我母亲是大女儿,二姨是二女儿,三姨是三女儿,我舅舅最小,是家里的独子,这也源于爷爷重男轻女的思想,爷爷的思想也是因年代所染,在那个靠着劳动力吃饭的年代,几乎穷人都一样,没有一个人愿意抛弃这种思想,更没有一个人能够摆脱这种困境。
到了90年代,也就是在我出生的时候,爷爷奶奶已经没有性别歧视了,因为家中无论男女老幼都已经能够吃饱饭了,每年都会种植一些经济作物,拿到镇上去叫卖换一点钱,爷爷对我也是百般的宠溺,因为母亲离婚,我从小到大一直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就在这座布满了历史痕迹的土胚房内度过了我的童年。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那坐落在乡间的土胚房仍然笔直的矗立着,显得与周围村景格格不入,它似在凝望,仿佛在等着他的友人回家,殊不知,流光易逝,友人已故,它也将随着它的友人一起重回土里,若友人有来生,那么它也有待被重建,哪怕是曾经的一土,一块砖。